找到相关内容722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“诗佛”王维说

    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”的解脱境界(《心经》)。也往往得到一种本性的自然自露,与天地同流,与万物归一,诗人的生命存在便在此中得到了自由解脱,他的本真也在此澄明朗现。正因为真“我”之境已去除了一切来自世俗浮华的遮蔽,所以它朗然澄澈如天地之鉴,一切万物可以在此光彻透明的虚空中自由来往,万物得以历历朗现,它们变幻无时但又生生不息,虽虚空无常但又一任自然,诗人在清晰地感受着他们本真性灵的同时,也能清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61358258.html
  • 曹山本寂禅师的禅法思想

    多端丧本真。如是句中全晓会,了然无事昔时人。”法身无相,觉性圆明,实际理地,纤毫不容。知见无非兔角,情识皆是蛇足。说真说妄,论疏分亲,欲明其事,却昧其理。一则迷于外境,与理事为缘,于诸法作奴,二则丧乎本真,意昧于玄体,心异于大道。因此求知求见,舍迷求悟,不知反成其迷;说空道无,除染布净,不料适成其染。自性清净,何必求净;本来灵觉,何必求悟!  值得注意的是,曹山反对空见知见,重视本真之性,此与马祖一...

    徐文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51742562.html
  • 融禅净密于一体的心中心法

    过渡到无相而后才能亲证本真,它是直下见性不须绕弯的,而且它和禅宗一样,都是从第八识下手修行的,所以它实质就是禅宗。   禅宗行人先要通教义,然后抱定一则话头精心参究,才能有个入处,否则盲修瞎炼,宛如无...飞数十万里,全靠脚下一点劲,脚如不点地即飞腾不起。今亲证本真,即是脚跟点地时,这和从书上看来或听别人讲来的理解完全不同。   修心中心法之所以修一千座者,以一千座内只要毫无间断地如法修持,定能打开...

    元音老人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1343185.html
  • 一念空明澄彻——《坛经》的“一念之谛”的解读

    首先,在区分心性的基础上,六祖强调收心归性。其次,六祖将清静的本性界定为佛性,由此见性就可成佛。最后,通过“无念”法门,本真的性蜕化为当下一念的清静,于当下一念的清静明觉中,即可获得解脱。  关键词:...之本真存在、本然境地;所以性恒长寂静、晶彻透亮,处于自在自如、本然而然状态;性为未发,发而为心,心是性之发用流行,摄心才能见性。心未能自制于己,而背离己之本然状态,迷失自己本来面目,放逸无羁,受诱于外...

    马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13163183.html
  • 中国山水园林景观中的禅宗思想及其文化内涵

    ,是再合适不过的,正可谓:“任世态万变,人情沉浮,禅家只站定在清净本心之内,无执无挂,一如清风、白云、青山、绿水、蓝天般本然圆满。禅与自然,是在生命的本真深处契合的。”   中唐以后,意境美的追求成为...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……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(《心经》)的解脱境界,也往往会得到一种本性的自然自露,与天地同流,与万物归一。造园艺术家的生命存在在此得到了自由解脱,他的本真也在此澄明...

    尹安石 徐 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74170085.html
  • 以平常心滋润慈善之树

    就舆论汹涌上纲上线呢?更进一步来说,为什么慈善就如此牵动国人的心?热闹背后到底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心态?   不管现代人关于慈善有多少种说法,捐赠或志愿行为本源上是一件很个人、很私密的事。慈善最本真的...

    顾骏

    |慈善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5/0919434228.html
  • 展望二十一世纪的宗教

    深处从来也没放弃过回归自然、回归本真、回归永恒的要求。宗教主要是在情感和意志上,对有限个人的存在性缺陷所作的弥补和超越,是对人类和世界命运的终极关怀。它对个人提供安身立命之处,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;对...

    王雷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61139736.html
  • 孙学堂《王世贞与十六世纪文学思想》序

      面对文学发展的历史,实在是如入烟霭迷濛的万山丛中,不知路在何方。我们常常可以不费思索就说出汉赋、唐诗、宋词、元曲、明清小说的一大串作家作品的名字来,仿佛文学史就是如此的简单,一目了然。但是如果进一步想下去,已经了然的却就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。我们对于那些作家作品的解读,是不是符合于他们的本真呢?我们有各种各样解读的方法,哪一种解读方法更符合于历史的真实呢?最近有一位学生对我说,我们应该用古人的...

    罗宗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40741056.html
  • 展望二十一世紀的宗教

    。人類在精神深處從來也沒放棄過回歸自然、回歸本真、回歸永恒的要求。宗教主要是在情感和意志上,對有限個人的存在性缺陷所作的彌補和超越,是對人類和世界命運的終極關懷。它對個人提供安身立命之處,以求得心理上...

    王雷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44141102.html
  • 《楞严经》简介

    十八界、七大等一一说明本如来藏妙真如性。第四卷因富楼那之问,显示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,但以三种相续:即世界相续、众生相续、业果相续,诸有为相循业迁流,妄因妄果其体本真。真智真断不重起妄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2947191.html